NEWS CENTER

HOME / NEWS CENTER / BRAND NEWS

品牌资讯

品牌系统建设,创建商业价值。

美国公司换Logo惊天动地,中国公司换Logo悄无声息

BRAND NEWS品牌资讯 / 2016/8/12 9:42:02 /

字体: / /

1.jpg

  Logo通常不是企业初创期最重要的事之一,Google的Logo是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自己设计的;Twitter的小鸟Logo只花了15美元;Medium最初的Logo是一个中规中矩的M,而Uber是个U;这些公司都秉承实用主义,但不妨碍它们飞速增长。

  Google最初的Logo

  2015年以来,Medium、Uber等一些明星创业公司走过了初创期,开始在融资、增长之外考虑更多诸如企业文化、未来愿景的事;在变化是最大不变的科技行业,新的设计潮流、规范也经常在很短时间内流行;换一个新Logo,对这些公司来说顺理成章。

  但Logo如同公司的脸面,所以当公司做大之后,都会对Logo进行改造,设计周期经常以半年起步,设计费也令人咋舌。不过,用户评价并不与设计费成正比,新Logo还经常遭遇吐槽甚至谩骂。

  那么,为什么大家会骂新Logo?怎么防止花了大价钱的Logo被骂?中国的科技公司又是怎么做的?

  总想搞个大新闻的设计部门

  “Logo重新设计也遵循二八原则,新Logo一发布,80%的人会讨厌它,只有20%的人会喜欢。”Twitter前设计总监Doug Bowman如是说,这符合人类的天性。

  不过,设计师的天职就是对抗这种天性。Uber第一位设计师Shalin Amin入职时还是“临时工”,4年后,他带领的设计师团队达到了150人,他当然不会再满足于只是设计一下宣传材料、摆摆按钮,实际上,两年前,他就向卡兰尼克提出Uber需要改变形象。

2.jpg

  Uber和Medium的Logo演化

  设计新Logo时,随公司一起快速成长的设计师往往信心倍增,他们更愿意尝试更冒险的设计。Medium特立独行的斜体M,Instagram超级大胆的彩虹配色,每一个像素都是设计师的内心:“我们最大胆,我们最厉害。”

  人们天性不爱改变,何况是巨大的改变。

  不过科技公司有一个好,能够快速听到用户的声音。在被骂声质疑以后(有时甚至是提前预防),这些公司会立刻把自己“艰难的”设计过程分享出来。

  比如,Medium说自己尝试了各种M造型;Uber一个中国版的Logo配色就参考了30幅最有代表性的图片;Instagram更是在做了一版扁平化的Logo后推倒重来,又尝试了无数种新的可能。

  不过,越是这样,新Logo被骂得也越惨。科技公司的Logo面对的是普通的用户而不是专业设计师,在这几个例子中,设计的传承性和统一性从来不是新Logo考虑的重点,而这恰恰是用户感受最直观的东西。

  好的Logo设计要考虑历史行程和实用性

  虽然各家公司的新Logo千差万别,设计时的出发点也各不相同,但总结起来,还是有一些共同的规律:

  1.把衬线字体改为非衬线字体;

  2.Logo中的单词、图形更加简洁;

  3.跨平台、跨屏幕被认真考虑。

  做个小科普,下面这张图就是衬线字体(serif)和非衬线字体(sans-serif)的区别,**的部分极为装饰性“衬线”:

3.jpg

  衬线字体正式、传统,而且被认为在印刷读物中更容易阅读。但是在屏幕时代,代表活泼、轻松,而且更便于显示的非衬线字体越来成为主流。

  Google的例子很好地代表了这个趋势,它不仅把Logo改为了非衬线字体,还做出了一个动态版Logo:

  新Logo俏皮、活泼,更重要的是它更多出于实用角度:4个动态圆点可以表示语音输入中“正在倾听”的状态,或者是搜索加载过程;简单的大写字母G可以灵活地用在小屏幕上。

  所以,相比其他几家年轻的创业公司堆砌“飞机稿”博同情的行为,Google新Logo尽管改动也非常大,但因为和旧的Logo一脉相承,背后逻辑也更说得通,就很容易被接受了。

  “闷声发大财”的中国公司Logo

  近年来,好几家中国科技公司也纷纷改变了自己的Logo,包括滴滴出行、乐视、苏宁易购、魅族等。

4.jpg

5.jpg

  中国科技公司的新Logo也有一些规律,比如,强化英文或图形,弱化汉字;有英文字母的Logo也开始去掉各种装饰元素,采用等宽、方正的无衬线字体。我觉得这都是很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科技公司开始更多地考虑国际化和设计潮流的变迁。

  不过,和美国科技公司一般由设计团队出来详细讲述换Logo的初衷不同,中国科技公司或是闷声不提,或是在提到自己的新战略时顺带说一下新Logo,基本没有公司会从设计角度谈起。

  滴滴新Logo的说明已属不易:

  新的Logo是字母D和笑容的巧妙结合,代表了滴滴的“美好”愿景。和原先的Logo小车温暖的笑脸一样,这正是我们一直希望传递的理念—滴滴一下,美好出行。D的设计同时也象征抽象化的道路,这代表出行行业,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进一步解放城市道路资源。颜色上延续了滴滴原有的品牌色桔色。标识右上角的缺口,表明了滴滴追求极致、永不满足的文化,我们追求完美,永远都觉得“差一点”,对用户的体验感受永远也都觉得“差一点”。

  当然了,设计师的话语权不够是很多中国公司的通病,不然,如果由设计师主导,我绝对不信会出现下面的情况:

6.jpg

  这个时候,即使有机会出来阐述设计理念,我觉得设计团队也会选择“闷声发大财”。PingWest 蒋鸿昌

KEYWORD:Logo,美国公司,中国公司

上一篇:163岁高龄的手工布鞋是怎样奔跑的
下一篇:你还记得这些大牌Logo刚诞生时的样子吗?

RELATED CASES / 相关案例 :

MORE WORKS 更多作品

即刻联络,开创品牌。131 5913 2886

品牌战略规划
品牌策划推广
品牌定位策划
品牌文化梳理
品牌优化升级
品牌形象设计
企业VI系统设计
LOGO标志设计
企业文化设计
企业IP形象设计
产品包装设计
食品包装设计
快消品包装设计
休闲食品包装设计
高档包装礼盒设计
宣传物料设计
企业画册设计
产品画册设计
文化手册设计
产品目录设计
网络新媒体设计
企业官网设计
网上商城设计
公司网站建设
APP网页界面设计
广告传媒设计
平面广告设计
公司海报设计
视觉形象策划
广告设计执行
杂志体系设计
期刊杂志设计
企业内刊设计
电子杂志设计
杂志插画设计
室间及展厅设计
室内装饰设计
SI终端连锁店设计
商业空间设计
文化展厅设计
标识系统设计
党政党建文化设计
小区校园文化设计
导视系统设计
标识标牌设计
分享到:
微信二维码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作品著作权均属于九智品牌,保留所有权利。 闽ICP备16012422号  站点地图
在线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线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